[陪你读圣经] 回家的故事 · 春节特辑
导言
🏮新年平安喜乐🏮
最近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回家,大概是因为今年不能回家过年,所以对这个词格外在意。
许多人踏上回家的路,和家人团聚,吃年夜饭。有的年轻人怕回家,怕家人催婚、问工资,彼此分享着“春节自救指南”。还有很火的游戏“旅行青蛙”,许多新晋的“爸妈”时时牵挂自己的蛙儿子,盼着自己出去旅行的小蛙回家,寄来明信片,带回土特产。
本期推送,我们想和你分享的也是一个回家的故事,选自路加福音,是圣经里最长的一个比喻。许多人读这个故事时,都在里面看到自己回家的故事,看到路的尽头一位父亲等待的慈爱身影。
浪子的比喻
路加福音 15:11-32
耶稣又说:“一个人有两个儿子;小儿子对父亲说:‘父亲,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。’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。过了不多几日,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,往远方去了。在那里任意放荡,浪费资财。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,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,就穷苦起来。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,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。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,也没有人给他。他醒悟过来,就说:‘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,口粮有余,我倒在这里饿死吗?我要起来,到我父亲那里去,向他说:父亲,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,从今以后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, 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!’于是起来,往他父亲那里去。相离还远,他父亲看见,就动了慈心,跑去抱着他的项,连连与他亲嘴。儿子说:‘父亲,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,从今以后,我不配 称为你的儿子。’父亲却吩咐仆人说:‘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;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,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,我们可以吃喝快乐。因为我 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,失而又得的。’他们就快乐起来,那时,大儿子正在田里。他回来离家不远,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。便叫过一个仆人来,问是什么事。仆人 说:‘你兄弟来了,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,把牛犊宰了。’大儿子却生气,不肯进去,他父亲就出来劝他。他对父亲说:‘我服侍你这多年,从来没有违 背过你的命,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,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。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,他一来了,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。’父亲对他说:‘儿啊!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;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、失而又得的,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。
讲述了什么故事?
背景:
这段经文是耶稣讲的一个比喻,背景在路加福音15:1-3节:许多稅吏和罪人都来到耶稣跟前要听他讲道,法利赛人和文士议论纷纷,质疑耶稣接纳罪人而且和他们一起吃饭。于是耶稣一连讲了三个比喻,包括迷失的羊的比喻(14:4-7)、失钱的比喻(14:8-10)和浪子的比喻(14:11-31)。
法利赛人是犹太人中的宗教团体,其名称有“分别出来的人”的含义,他们严格遵守摩西律法,并引以为傲。文士是研读、抄写、解释、教导摩西律法的专家,广受犹太人尊敬。
小结:
这个比喻中的主角是一位父亲和两个儿子。
故事开头,小儿子要求父亲分家产。在犹太社会中,家产的划分通常在父亲去世后或即将离世时进行。家中的长子通常得双份家产(申21:16~17)。父亲在世时划分家产虽然被时当时的继承法所允许,却十分罕见。小儿子要求仍健在的父亲划分家产,近乎等同于对咒诅自己的父亲早点过世。但这个父亲却出乎意料的将家产分给了儿子。
小儿子将所得的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,又遇到饥荒,沦落到去放猪,饥肠辘辘的他恨不得吃猪所吃的豆荚。放猪是当时是最低贱的职业。在犹太人眼中猪是不洁净的动物,因而这也是一份污秽的工作。这时小儿子猛然醒悟过来,决定回家请求父亲宽恕。
接下来的内容里,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非常动人:“相离还远,他父亲看见,就动了慈心,跑去抱着他的项,连连与他亲嘴。”在古代的犹太社会,成年男子(特别是家族的族长)是不跑的。跑被视为是令人羞耻的,由于当时犹太人的穿着,跑起来就意味着要拎起长袍,露出腿来。但这位父亲却跑向自己的儿子,拥抱他,亲吻他,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儿子是否衣衫褴褛,满脸尘垢。
父亲紧接着吩咐仆人准备袍子、戒指、鞋子给自己的儿子穿戴,并宰杀肥牛犊庆祝。在当时,只有在尊贵的客人到访时,主人才会准备肥牛犊。
故事并没有在这里结束。当大儿子回家得知这一切,他的反应是“生气,不肯进去”。父亲并没有责备他,而是出来劝他,提醒他“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”,盼望自己的大儿子能够一起因自己“死而复活、失而复得”的兄弟而高兴欢喜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耶稣讲这个比喻时,他的听众包括稅吏、罪人和文士、法利賽人。比喻中的小儿子指向這些稅吏、罪人,大儿子则指向法利赛人和文士,而父亲则指向神自己。
我们读到了什么?
本期塔城邀请了四位朋友一起分享读这段经文的思考和感受,还有他们各自有关回家的故事
数子 | “这个家迎接的不是衣锦还乡的贵胄,而是衣衫褴褛、饥肠辘辘的孩子”
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,谁知之者?” 楚霸王攻占咸阳后,面临定都这一重大政治抉择时,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富贵了不回故乡, 就像黑夜里穿华贵衣裳,谁又能知道呢?”。
今天我们分享的圣经故事里也有个回家的人,他是一个犹太富户的“小儿子”。项羽带着阿房宫的财宝“荣归故里”,而这个小儿子直到连猪食都吃不上的时候,才想到回家。这段记载是我最早读到的圣经片段之一,初读时我还挺理解故事里“大儿子”,一家之主好像确实“亏待”了他勤恳的大儿子啊。这个小儿子真是完美诠释了啥叫“没出息”,败光了家产,最后还有脸回家,简直一点尊严都没有!看,我骨子里“衣锦还乡的尊严“可以说和楚霸王一脉相承吧?
而家是什么呢?故乡是什么呢?那真是一个要挺直腰板才能回去的地方吗?耶稣讲的这个比喻里有个家,这个家是上帝为浪子们所预备的家,这个家迎接的不是衣锦还乡的贵胄,而是衣衫褴褛、饥肠辘辘的孩子;这个家的父亲,这位天父,他的爱不以你任何的功名、善行、义举为代价,而是像故事里说的,他在你还远的时候,已经站在那里守候了。其实这个故事里的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是浪子,他们都应当回家,这个家是一个可以投入父亲怀抱、放下一切“尊严”的地方。这个父亲会原谅孩子一切的不配和叛逆,还将他最好的给我们。曾经想要当大儿子的我是回不了家的,而今,当我越发看到自己是个乏善可陈、衣衫褴褛的人时,我更明白一点这个父亲不计代价的爱,也就更想回到圣经中这位父亲的家里。
我想,如果项羽的家是这样一个家,他心中的故乡是这样一个故乡,他也不至于不肯过江东了。
Olivia | “只要愿意转身回家”
每次提到这段经文,最先出现的情感,是故事中父亲的行为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。
五年前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,感动的同时,还是夹杂着一些不理解。如今年龄增长,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终于可以更理解父亲,更理解回家。
我见过很多不愿原谅父母的孩子们,包括我自己,也是在信主之后才真正原谅了父母曾经的一些行为。但我很少见到不愿原谅孩子的父母。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老父亲,儿子因为他从小过于严厉的管教和一些不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,彻底与父亲断绝了来往,即便生活在同一个城市,不见面不联系,并告诉父亲,请你以后不要再来打扰我的生活。这位伤心的父亲并没有因此也开始怨恨儿子,而是依旧默默地为儿子做一些事情,他心中最大的盼望,就是儿子愿意与他和好,这就够了。
我是一个从小没有离开过家和父母的孩子,连本科硕士都是在本地念。半年前,我结婚了,紧接着搬来美国生活。父母纵然多么不舍,还是支持我的决定与选择。一个月前,我回国看望爸妈,我实在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父母见到我回家的欣喜,我只能说,自己好像终于明白了一个离家远游的孩子回家,对于父母的意义。
马太福音中说:你们虽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,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,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?是啊,地上的父尚且如此,何况在天上的父,岂不更盼望离家的孩子能够回家吗?当我们犯罪的时候,心中常有的疑惑,是我犯了这么大的罪,我都无法接纳自己,主还会接纳我吗?也听到一些弟兄姊妹说,我已经离开教会太久了,离开主太久了,我觉得自己回不去了。这些话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的,那如果从天父的角度去考虑呢?祂难道不会像所有的父亲一样,日日等候盼望孩子回家吗?虽然有时候,离的越远,回家的路也越难走,但只要想到创造万物的主,却愿意做这样一位等待的父亲翘首盼你,我们是不是也不该让父亲等得太久。
只要愿意转身回家,父亲永远都在等你。
“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,失而复得的,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。”
Paul | “我找到了真正的家乡”
我走在清晨六点 无人的街 带着一身疲倦
昨夜的沧桑匆忙 早已麻木 在不知名的世界
微凉的风 吹着我 凌乱的头发
手中行囊 折磨我 沉重的步伐
突然看见车站里 熟悉的画面
装满游子的梦想 还有莫名的忧伤
回家的渴望 又让我热泪满眶
古老的歌曲 有多久不曾大声唱
我在岁月里改变了模样
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
十几年前,当我还在上大学时,每年寒暑假返乡都特别喜欢听王杰的这首《回家》。
年少的我不谙世事。对前途的忧虑令人难以承受,连续不断的人际冲突也让我心力憔悴。更要命的是,这一切似乎都没有尽头。如果说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找一份高薪的工作,那么之后的目标又在哪里?换句话说,我当为什么而活?一种沉重的虚空感压在心头,我也不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安息。
“疲倦的我”需要找一个安息的地方,而那个地方似乎就是家乡。因此,那个河北的小城就成了我“心中思念的地方”,而手中的火车票就成了“唯一的方向”。然而,家也无法让人的心得到真正的安息——人若不能真正地彼此相爱、包容,家乡不过是又一个他乡。
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,我在人海之中也逐渐沉沦,甚至连追求人生意义的尝试都打算放弃了。可忽然之间,一道亮光照入我的心——我看到一句话:“我是世界的光。跟从我的,就不在黑暗里走”。从来没人这样说过话,那么说这话的人是谁呢?报着试一试的心,我打开了那本书——就是圣经,进入了那个群体——就是教会。
每个人都希望找到真正的心灵家园。我之前做过很多尝试,但都失败了,所以这一次我也没有抱多大希望。但是,我实在是认同:“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,世上实在没有”。我的眼泪也实在是流下来了(之前感动很少,眼眶几乎都干了)——当读到这句话时:“为义人死,是少有的;为仁人死,或者有敢作的;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,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”。
渐渐地,我变得喜乐起来。一天,有人向我讲:“人如果赚得全世界,却不认识那位创造他的天父,他仍然是一个穷光蛋”。我第一次严肃地审视自己的身份:原来我就是那个浪费资财、离弃父亲的浪子,原来耶稣是被天父差遣、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神的独生子,原来我在天上的父亲一点都不嫌弃我失败、堕落的过去,已为好准备了上好的袍子并设摆宴席来欢迎我。从那一刻开始,我找到了真正的家乡,在这里有真正的安息。不论生活境遇如何,在世界上遇到怎样的不公,我都有满足的盼望和喜乐...
希望已经找到这家乡的人,不要轻看自己的身份。也愿那仍在外迷失的人,最终可以进入神的家,和我们一同享受这上好的福分…
唯一 | “谁又愿意去苦心揣摩这位父亲心中的波折”
耶稣面对罪人对他的质疑,可谓容忍至极,耶稣的“耐心”实在奇妙!倘若想要更深的了解这“耐心”的秘密,离开浪子这个故事,实在很难开启!一直以来,我们的焦点和关注大多浸泡在浪子的遭遇与悖逆方面,以至于忘记了我们和浪子一样。确实的来说,很难想象当人们遭遇情绪低谷的时候,还有瑕顾念身边的事情。其实,在浪子的故事里,最受伤害的估计就是那位整天在家门口踮脚巴望的父亲。
家庭,若离开了长辈的呵护,不知道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。不可否认的是,罪对我们每一个人破坏的很厉害,有谁会在年少志高的时候,去体贴家中的长辈!这局面势头不减,多少长辈苦心经营,如今却不能安心。今天,谁又愿意去苦心揣摩这位父亲心中的波折。
小儿子离家出走后,父亲的长子还在,之后的故事告诉我们,长子的心,不在父亲的那里。大儿子和如今很多的年轻人一样,动辄冷落父亲,要不就以脾气相对。你若说家里的这位父亲幸福,显然是有失措辞。人心叵测,这位父亲由于没刊登寻人启事,爱子之心被今天的人们还妄加非议。
唯有父亲,才深知与儿子之间的关系。于是他把“耐心”容纳在了这个容器的里面!回想我们走过的路途,有多少的亏欠淹埋在生活的中间。拨开人生层层的迷雾,谁又能看见,天父正在踮脚相望。北岛先生如此表达:
沿着鸽子的哨音
我寻找着你
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
小路上
一棵迷途的蒲公英
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
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
我找到了你
那深不可测的眼睛
往期相关文章
穷乏者和安慰者 The Poor And The Comforter
欢迎关注、留言、分享 | 高塔与守城者